古城墻裡“洋”故事,原來他們眼中,你是這樣的西安……



古絲綢之路的起點

中國四大古都之一

西安

是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

被美媒評選為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也是“一帶一路”中心城市

長久以來

西安以其獨有的歷史、文化、現代魅力

吸引著無數外籍人士前來

旅行、交流、學習、經商、生活

……

日前

美國PRI發佈靜電機安裝中國城市國際知名度排名

西安位列第五

REC

在入選榜單中

西安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

獨特的歷史魅力

眾多的美食美景

被諸多外國友人津津樂道

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到西安

不僅僅是為瞭旅行

更是為瞭城市間發展和交流

12月17日,西安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決定,授予美光公司高級副總裁韋恩·艾倫先生、新加坡普洛斯集團首席執行官梅志明先生、美國點石投資集團顧問羅伯特·利普先生“西安市榮譽市民”稱號。

為瞭褒獎友好人士在促進相關領域

與西安友好交流合作中作出的重要貢獻

西安市政府近年來已相繼對28位國際友人

授予瞭“西安市榮譽市民”稱號

世界這麼大

五顏六色的皮膚在西安相遇

中國這麼大

連“秦腔”都越來越國際化

這些外國人為什麼選擇留在西安?

西安又有怎樣的魅力吸引著他們?

年終將至

小佈走進外事機構、高校等地

來到這些生活在古城的外國人身邊

聽聽他們的心聲

西北工業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小佈見到瞭一批今年9月才來西安學習的外國學生們

初來乍到

說起他們為何要選擇西安這座城市學習漢語

大傢紛紛表示

是厚重的歷史魅力吸引著他們

很多學生認為

隻有在西安

才更能感受到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積淀

來自澳大利亞的亞歷山大

(Alekseichuk Aleksandr)

來自烏克蘭的伊麗娜

(Shchur Iryna)

在西工大國教院,說起來西安學習的原因,來自俄羅斯的艾利克斯(Lamovskikh Aleksandr)、亞歷山大(Alekseichuk Aleksandr)和來自烏克蘭的伊麗娜(Shchur Iryna)不約而同地表示:西安的傳統和歷史讓他們選擇來到這裡,西安的樣子就是他們心中中國的樣子。

來自俄羅斯的艾利克斯(Lamovskikh Aleksandr)

在這次采訪中

小佈還遇到瞭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傢的學生

↑蒙古國的南迪婭(Khukhuu Nandin Erdene)(上一)



老撾的敏萊(Mingboupha Viengvilay)(上二)

→吉爾吉斯斯坦的馬贊(Mashanlo Ramazan)

雖然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理念,但他們來到西安後都不約而同地感受到瞭這座城市現代開放的包容力。在西安,能吃到各國美食,有大批國際一線品牌,讓他們覺得這裡和世界很“近”。

而街頭巷尾的西安人,總是能用英語和他們交流,哪怕隻是簡單的詞匯和句子,都讓這些才剛剛學習漢語的外國學生們印象深刻。“這說明西安人的視野也很開闊”,學生們說到。

同學們來西安的時木野養生會館-官方網站間雖然不長,但他們都熱愛這座城市,很多人都想在學習後能繼續留下來深造,更多的瞭解中國。

據小佈豪美科技|多鏡頭行車記錄器|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行車紀錄器多鏡頭|行車紀錄器多鏡頭推薦瞭解

近年來

西工大還針對外國留學生設立瞭“絲路獎學金”

未來還將繼續增強

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教育合作

離開校園……

小佈又來到位於高新區的國際商務中心

這裡是大韓民國駐西安台中通馬桶總領事館的所在地

來自韓國的27歲女生李允美,目前供職於領事館,最初在天津學習漢語後,她已在西安工作、生活瞭四年。四年裡,她見證瞭這座城市的變化。“地鐵線路越來越多,出行很方便。手機支付越來越普及,西安很智慧。”說起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便利”,李允美頭頭是道。

在她眼中,西安雖然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內陸城市,但國際化的程度和現代化的風尚完全不輸沿海地區或海濱城市。她評價西安的“城市節奏”是:張弛有度。這也讓很多外國友人在西安生活的更舒適、愜意。

| 生活中的李允美 |

據李允美介紹,隨著西安與韓國近年來經貿往來的不斷擴大,文化交流也越來越深入,目前在西安工作學習生活的韓國人已經超過瞭5000人。在韓國人集中的高新區和曲江新區,很多路牌或商場標識也標註瞭韓語,這讓她更加感到瞭親切,而這也是西安越來越開放包容的佐證。

小佈還瞭解到

除瞭早年入駐西安的文具用品韓國、泰國等國傢領事館

歐洲8個國傢的聯合簽證申請中心

也於2017年4月在西安正式對外開放

西安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國際化的標準

不斷敞開懷抱

與世界相連

還有一些生活在西安的外國人

他們向小佈講述著自己與這座城市的緣分

來自愛爾蘭的Emmet Hadfield現在在西安專心學習中文,讓他留在西安的理由是他的妻子,一個地地道道的西安姑娘。他說,他的妻子和這座城市一樣,既東方又前沿,很有魅力。

因為在西安組建瞭傢庭,他說自己是西安女婿:“這裡早已成為我第二個故鄉,所以我有無數個理由熱愛她。”

來自澳大利亞,目前在西安從事英語教育工作的約瑟夫(Joseph Alexander Sidney Frost),喜愛西安的美景,更喜愛西安的美食。肉夾饃、火鍋都是他的摯愛。他說西安最吸引他的是“人情味”,因為同事們都“太善良、太好瞭!”,他從來沒有孤單的感覺。

在他眼裡,西安人更傳統,但具有不一樣的國際化視野。年輕人總是在瞭解世界,關心著國際新聞,對世界性話題也有自己的見解,這讓他在西安與人相處和溝通時感到“毫無界限”。

來自德國的Patrick,曾經研修過考古學,有著一定的考古背景。目前在西安工作的他,除瞭做好本職之外,還不斷利用業餘時間瞭解研究西安考古方面的動向。但說起他最喜歡的西安“元素”,他的回答是:山。西安的山,從另一種角度讓他感受到瞭這座城市的積淀。

爬過華山、驪山的他,對秦嶺也有著獨特的“西式”情懷。“我知道秦嶺是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所以在秦嶺腳下的城市中生活,更能感受到這個國傢的遼闊。”

如此多的外國朋友

在這座城市學習、工作、生活

他們熱愛西安

他們也改變著西安

2018年

西安創建國際化大都市的步伐沒有停歇

追趕超越 加速奔跑


新浪新聞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註新浪新聞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fj199z5p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